玻璃纖維(英文原名為: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)是一種性能優(yōu)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,種類繁多,優(yōu)點是絕緣性好、耐熱性強、抗腐蝕性好,機械強度高,但缺點是性脆,耐磨性較差。它是以玻璃球或廢舊玻璃為原料經(jīng)高溫熔制、拉絲、絡(luò)紗、織布等工藝制造成的,其單絲的直徑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米個微米,相當于一根頭發(fā)絲的 1/20-1/5 ,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(shù)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。玻璃纖維通常用作復(fù)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,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,電路基板等國民經(jīng)濟各個領(lǐng)域.
特點介紹:
原料及其應(yīng)用玻璃纖維比有機纖維耐溫高,不燃,抗腐,隔熱、隔音性好(特別是玻璃棉),抗拉強度高,電絕緣性好(如無堿玻璃纖維)。但性脆,耐磨性較差。玻璃纖維主要用作電絕緣材料,工業(yè)過濾材料,防腐、 防潮、 隔熱、隔音、減震材料。還可作為增強材料,用來制造增強塑料(見彩圖)或增強橡膠、增強石膏和增強水泥等制品。用有機材料被覆玻璃纖維可提高其柔韌性,用以制成包裝布、窗紗、貼墻布、覆蓋布、防護服和絕電、隔音材料。作為補強材玻璃纖維具有以下之特點,這些特點使玻璃纖維之使用遠較其他種類纖維來得廣泛,發(fā)展速度亦遙遙領(lǐng)先其特性列舉如下:
(1)拉伸強度高,伸長小(3%)。
(2)彈性系數(shù)高,剛性佳。
(3)彈性限度內(nèi)伸長量大且拉伸強度高,故吸收沖擊能量大。
(4)為無機纖維,具不燃性,耐化學(xué)性佳。
(5)吸水性小。
(6)尺度安定性,耐熱性均佳。
(7)加工性佳,可作成股、束、氈、織布等不同形態(tài)之產(chǎn)品。
(8)透明可透過光線。
(9)與樹脂接著性良好之表面處理劑之開發(fā)完成。
(10)價格便宜。
(11)不易燃燒,高溫下可熔成玻璃狀小珠。
主要成分:
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、氧化鋁、氧化鈣、氧化硼、氧化鎂、氧化鈉等,根據(jù)玻璃中堿含量的多少,可分為無堿玻璃纖維(氧化鈉0%~2%,屬鋁硼硅酸鹽玻璃)、中堿玻璃纖維(氧化鈉8%~12%,屬含硼或不含硼的鈉鈣硅酸鹽玻璃)和高堿玻璃纖維(氧化鈉13%以上,屬鈉鈣硅酸鹽玻璃)。
玻璃纖維按形態(tài)和長度,可分為連續(xù)纖維、定長纖維和玻璃棉;按玻璃成分,可分為無堿、耐化學(xué)、高堿、中堿、高強度、高彈性模量和抗堿玻璃纖維等。
生產(chǎn)玻璃纖維的主要原料是:石英砂、氧化鋁和葉蠟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硼酸、純堿、芒硝、螢石 磨碎玻璃纖維等。生產(chǎn)方法大致分兩類:一類是將熔融玻璃直接制成纖維;一類是將熔融玻璃先制成直徑20mm的玻璃球或棒,再以多種方式加熱重熔后制成直徑為 3~80μm的甚細纖維。通過鉑合金板以機械拉絲方法拉制的無限長的纖維,稱為連續(xù)玻璃纖維,通稱長纖維。通過輥筒或氣流制成的非連續(xù)纖維,稱為定長玻璃纖維,通稱短纖維。借離心力或高速氣流制成的細、短、絮狀纖維,稱為玻璃棉。玻璃纖維經(jīng)加工,可制成多種形態(tài)的制品,如紗、無捻粗紗、短切原絲、布、帶、氈、板、管等。
短切原絲和磨碎纖維
。1)短切原絲 短切原絲分干法短切原絲及濕法短切原絲。前者用在增強塑料生產(chǎn)中,而后者則用于造紙。用于玻璃鋼的短切原絲又分為增強熱固性樹脂(BMC)用短切原絲和增強熱塑性樹脂用短切原絲兩大類。對增強熱塑性塑料用短切原絲的要求是用無堿玻璃纖維,強度高及電絕緣性好,短切原絲集束性好、流動性好、白度較高。增強熱固性塑料短切原絲要求集束性好,易為樹脂很快浸透,具有很好的機械強度及電氣性能.
(2)磨碎纖維 磨碎纖維系由錘磨機或球磨機將短切纖維磨碎而成。磨碎纖維主要在增強反應(yīng)注射工藝(RRIM)中用作增強材料,在制造澆鑄制品、模具等制品時用作樹脂的填料用以改善表面裂紋現(xiàn)象,降低模塑收縮率,也可用作增強材料。